欢迎访问安全食品舆情网!

首页

专家提醒:四五月赤潮多发,海虹等贝类要少吃

时间:2020-05-07 来源: 作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赤潮,又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大量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每年四、五月是我国赤潮多发时期,人们食用贻贝(海红)造成食物中毒的新闻时有发生。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提示公众关注这一问题。

   赤潮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赤潮的水色依形成时占优势浮游微生物的种类而异,有粉红色、酱红色、黄褐色甚至绿色,赤潮的海水带有腥臭味。赤潮发生时,海水的溶氧量明显降低,赤潮微藻带有强烈毒性。因此如贝类、鱼类接触、摄食赤潮生物感染毒素后,会造成大批量死亡;如轻度接触,则鱼贝类带有毒性。

   鱼类中毒后死亡容易察觉,但贝类耐毒性强,部分染毒后仍然是存活的。“鱼类遇到水质差的环境在一定程度内会游动避开,贝类一般为定着性生物,无法及时移动避开污染水体,更易染上毒素。”陈舜胜介绍,海红是中国北方大连、青岛等地对贻贝的俗称,浙江与上海地区将其煮熟后的干制品称为“淡菜”。而贻贝作为滤食性生物,可以从海水中摄取颗粒状及胶体状有机物,还能从海水中直接吸收有机物。

   最关键的是,贻贝大多生活在潮间带至低潮线附近,这些地方也是赤潮多发区域,容易发生赤潮微藻全方位密切接触。赤潮一旦发生,区域内其他贝类,甚至鱼类,都有可能染毒。贻贝只是作为普遍分布并被人们广为食用的代表性贝类,比较具有典型性。

   “如果我们食用了这些染毒的贝类(或鱼类),赤潮毒素就进入我们体内,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死,赤潮毒素的种类繁多,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中毒都可归因于赤潮毒素。”陈舜胜说,麻痹性贝毒是一种与河豚毒素的毒力与毒性近似的神经毒。四、五月赤潮多发,建议大家少吃海红等贝类。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安全食品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安全食品舆情网 aqsp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